•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新闻频道

鲁东大学农夫工后代教育项目受媒体关注

时间:2017年12月24日 信息来源:不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12月18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专题报道《让每一所大学成为农夫工后代心中圣殿》,全文如下:

  “我觉得这个项目的创意很好,其实大学里的资源很雄厚,而且高校的校门应该是打开的,尤其是对有求知欲的孩子,要对他们打开知识的大门。”一位评委如许评价了这个名为“让每一所大学都成为农夫工后代心中的科技馆”的公益项目。

  这个萌芽于2012年,至今开展30余次运动、覆盖2000多名农夫工后代的项目在参展的几百个项目中实在不算是“成绩明显”,好像从着名度和影响力上都不是很凸起,但是它却受到了听众和评委果广泛认可。

  “走进实验室,让孩子亲身接触这些科技项目或者是体验实验过程,对孩子的影响肯定会很大,而且是相对比较持久的。”前来学习观摩的刘丽告诉记者,之前她的孩子在读小学时也参加过一些类似暑期参观清华、北大校园的运动,但是也只是跟着带队先生去大学简单转一圈,孩子奇怪两天,觉得本身去过很有名的大学而已,对孩子的教育指导结果并不理想。

  项目的提议人、鲁东大学的团委书记李青告诉记者,这个项目的创意来源于一次他本身带孩子去科技馆的经历。“在山东,除了济南和青岛这两个城市,其他城市几乎都没有像样的科技馆。我家在烟台,有一次带孩子专门去济南的天文馆却发现人分外多,都是排着队往前挪,而且大多是仪器配笔墨介绍,不能体验,许多故意思的内容孩子却觉得很枯燥。而且我发现来这的大多是城市的孩子。这么远的路程,农夫工后代的怙恃根本没时间陪他们过来。”他当时就在想,怎么能让这种科普的教育作用惠及更广泛、结果更持久、真正在孩子的心底埋下科技的种子或者是求知欲望呢?

  “体验”,李青和团烟台市委权益部的桑铖一拍即合。可是像科技馆、天文馆这种硬件设施的完美是必要多方合力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好,有没有什么便捷的途径既不用建科技馆,又能让孩子们体验到科技的神奇和乐趣呢?

  “这大学的实验室不就是现成的科技馆嘛!”反复思考之后李青他们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提出项目构想后,他就初步组成项目团队,制订相干规章制度,联系黉舍实践基地的农夫工后代,组织其到校内参观。经过近5年的完美,该团队进一步开发校内资源,完美项目运动路线,确定重要地点集中在图书馆、物理实验室、机器人、智能车、生物标本室、孔子学堂等地,并通过联合团烟台市委和媒体,渐渐扩大受益群体。

  “让农夫工后代来参加这种运动是特别很是故意义的,毕竟他们接触这些东西的机会和途径太少了。而且许多的科学知识、物理实验、化学反应或者是生物标本列在课本上就是干巴巴的笔墨,很抽象。在这里不一样,孩子可以和机器人对话、去体验物理成像等各种实验,会觉得真的很神奇,它的视觉冲击力和爱好激发程度和看书是不一样的。”鲁东大学的王德法教授经常行使余暇时间来任务为参观的农夫工后代做专业讲解。他告诉记者,许多门生参观结束后都是恋恋不舍的,也会有门生想要再一次参加运动。在他看来,假如有可能,这个项目的参观时长可以达到每一次延续三四天,尤其在假期,可以有更多的良好门生自愿者去帮助孩子们更周全更深入地了解、领会科技的魅力。

  “我们的门生参加完这个项目回来后转变照旧挺显明的,更喜好提题目,对学习的爱好提拔了,也坦荡了眼界,有些孩子还会本身买一些相干书籍去进一步了解天文或者科技等本身感爱好的领域。”烟台才子黉舍的王才生先生说。

  目前,山东省已经有17个地市的高校参与到这个项目当中。“这个项目的可复制性很强,任何地方的高校都可以实施。”李青盼望可以联系更多高校参与该项目,扩展“科技馆”范围,让更多的农夫工后代在家门口就能感受科技的魅力,为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同党。(鲁东大学)

(作者:佚名 编辑:admin)
上一篇:烟台大黉舍企合作推进赴日文化交流项目
下一篇:枣庄学院党委书记参与门生主题班会同窗十九大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