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山东高校

邬大光来我校作人才培养专题报告

时间:2016年09月28日 信息来源:临沂大学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本网讯 (记者孔丽娟) 9月21日上午,作为我校人才培养工作会议专家报告会的第二讲,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教授应邀为我校作人才培养专题报告。学校领导李喆、杨波、王明福、刘占仁、李明开、孙常生、张立富、马凤岗出席报告会,报告会由党委委员、副校长马凤岗主持。报告会正式开始前,马凤岗为邬大光颁发临沂大学兼职教授聘书。

邬大光以《关于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兼论教学改革中的常识》为题,从对“在‘双一流’大学的建设中,人才培养尤其是本科人才培养究竟占何地位”的思考入手,深刻阐释了一流大学与大学转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常识等内容。邬大光认为,一个好的大学必须建立在人才培养即本科教育的基础之上。一流大学的实质在于学生的竞争力和学科的竞争力,要从指标层面、精神层面、改革层面分析一流大学。通过国外一流大学的案例分析,邬大光指出,大学升级比转型更重要。一流大学需要经费,但又不仅仅是靠经费,而是靠理念、文化、制度、常识。大学应该具有历史底蕴,能够引领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一流大学底蕴不是一种简单的制度性规定,而是深入到每个师生骨髓里的精神支柱和要求,是大学人的自觉和自律行为,是大学的一种潜在文化。而重视人才培养,就是大学的重要文化。邬大光强调人才培养是大学组织的本质特征,并分析了我国大学人才培养的特征,指出,大学人才培养包括三个层次,即基于经验、基于科学、基于文化,并以厦门大学为例加以印证。邬大光认为,我国办大学和人才培养缺乏常识,习惯依赖经验,对“经验”缺乏追问。长期形成的一些人才培养“经验”,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误区。因此深刻理解大学的内涵和本质,既要重视规律,又要关注常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创建一流大学的过程,应该从人才培养做起。过分的浮躁和功利等,都不利于大学文化基因的生长。当人才培养滞后于社会需求时,她很难引领社会进步,更遑论成为一流大学。我们应该思考我们能为大学建设做点什么?能为创新人才培养做点什么?

全体科级以上管理岗位人员、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人员、各教学办主任(教学秘书)、全体辅导员、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教师代表,教务处、教育质量评估与教师发展中心全体人员,国有资产与实验设备处、工程训练中心相关人员聆听了报告。

(编辑:孔丽娟  编审:王焕全)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上一篇:临沂大学人才培养工作大会隆重开幕
下一篇:学校召开审核评估整改及综合检查工作会议
(作者:佚名 编辑:临沂大学)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